上海16区•科创风云⑤|虹口区:如何成为上海最“硅巷”地区?

首页    创见    上海16区•科创风云⑤|虹口区:如何成为上海最“硅巷”地区?

 

 

写在前面的话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对上海提出的重大战略要求。十年来,上海构建了国际科创中心的“四梁八柱”,在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企业发展、创新生态、人才引育等领域改革突破、全面发力,城市核心功能正在发生新一轮重大转型,加快从工商大都市转向科创大都市。

在这轮大转型中,上海十六个区解锁新功能、培育新产业、打造新平台、推出新空间、探索新举措,推动上海科创大潮澎湃,风云激荡。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始终处在科创最前沿,多年来深度参与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及各区创新发展,调研访谈了数以千计的政府部门、科创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近距离、多视角观察十六个区,通过高品质决策咨询助力各区创新发展。

 
 
 
 
 
 
 
 
 

王 珏

研究员

研究领域:科创战略研究、体制机制研究

 
 

 

字数:4k+

预计时长:6~8min
 
 
 
 
作为中心城区,虹口区是上海首个提出“硅巷”模式的中心城区。从“科技回归都市”的趋势看,未来上海将有更多的区域提出打造上海“硅巷”的口号。那么,虹口的“硅巷”模式到底探索到了什么程度?现在的虹口是不是已经形成了与“硅巷”模式相匹配的科创生态?虹口要想成为上海最“硅巷”地区,还可以从哪些方向发力?这些都是本篇文章需要重点解答的问题。
 
成为“潜力股”:虹口科创发展初具规模

 

虹口已然成为打造上海最“硅巷”地区的“潜力股”。

 

虹口区早在2015年就提出打造上海硅巷2021年,虹口区进一步在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了要硅巷型创新嵌入式集聚为路径,最大程度调动和释放区域的创新动力和创造活力为虹口“十四五”期间的科创发展指明了方向。

当前,虹口的科创产业加快布局,围绕2+4+X”重点产业方向,聚“两大两新”(大数据、大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科技产业,依托科技全面赋能和引领北外滩开发建设,集聚前沿新兴产业集群,打造高能级的全球科技创新信息流、成果流、人才流、资金流的汇聚点,加快推进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为全力打造虹口区硅巷型科创中心和升级版的国际创新港,也为打造上海科创中心特色功能区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上海硅巷”科创街区

虹口的科创产业总体规模扩大,产业集聚度显著提升,科技创新功能性平台机构集聚发展。截至2022年,区内累计集聚高新技术企业459家,高企密度居全市前列。集聚蓝晶微生物等合成生物龙头企业。集聚38家元宇宙企业,其中包括未来跳动、灵伴科技等11家优质元宇宙企业。引进天弥数码、菁卡信息等 5G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420 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分布等47个产业园区。成功打造“全球双千兆第一区”,华为-上海5G+XR创新中心、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协会等一批功能性平台相继落地。合并组建北科创集团,北外滩集团成功发行公司债“22北外滩”, 推动北科创与北外滩形成南北联动、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

 

亮出“看家活”:

虹口是怎么构筑“硅巷”科创生态的?

 

一个区域要成为上海最“硅巷”地区,前提在于拥有与“硅巷”模式对应的科创生态。目前,对照纽约“硅巷”的发展经验,虹口区在区位空间优势、科创主体集聚、金融赋能科创、科创生态构建等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

1、

区位优势与科创空间功能初步凸显
 

区位优势和空间载体对纽约“硅巷”的崛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上海中心城区之一,虹口位于黄浦江、苏州河“一江一河”交汇处,尽享浦江两岸世纪同框,区位优势明显,发展积淀深厚。从空间载体看,北外滩作为上海中心城区不可多得的黄金地段,集聚了白玉兰广场、北外滩来福士、友邦金融中心等一批高端商务载体,能为企业提供比肩陆家嘴的商务办公空间。北中环科创集聚带正推动低效产业园区和工业厂房整合转型,汇集张江虹口智慧健康医疗产业基地、同济科技园虹口园、明珠创意产业园、1876老站创意园、新业坊LAB等18个园区,约近4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世界会客厅”也逐渐承担起上海市重要会议和世界重要宾客接待任务。

 

图:1876老站创意园

 

2、各类科创主体高密度集聚

 

纽约“硅巷”建设的又一经验在于吸引了各类高校院所、科技企业进驻,推动科创主体高密度集聚。目前,虹口区也在持续向提升区域创新浓度方向发力。截至2022年,区内累计集聚高新技术企业459家,按照虹口的体量,相当于每平方公里集聚高新技术企业19.6家,密度位列全市前列。区域内及周边还集聚了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及上海材料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华东电力设计院等大院大所。如今,虹口还把北外滩和北中环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这也意味着未来虹口将会引进更多高能级的科创主体。

 

图:上海材料研究所

 

3、金融资本赋能科创潜力释

 

曼哈顿是世界金融中心和全球CBD,风险资本是纽约“硅巷”诞生于曼哈顿的核心要素。虹口区的金融产业以投资管理为特色,是带动区内经济增长、财政增收、经济结构优化提升的核心支柱产业。目前,虹口资产管理规模超8万亿元。其中,百亿级私募15家,数量居上海市第一。近年来,虹口在各类资本市场上市上板科技企业达45家,科技企业获债券融资 1.89 亿元。部市合作项目“绿色技术银行”成立了35亿元绿色技术成果转化基金。此外,还集聚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北外滩科创路演中心”平台、绿色技术金融协同创新联盟等平台,加快推动区内金融赋能科技作用显现。

 

图:绿色技术银行管理中心揭牌
 

4、科创服务资源形成服务生态圈

 

纽约“硅巷”所在的曼哈顿区排名前四的产业均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科创主体提供了全方位的科创服务。虹口也积极建立遍布全区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体系,初步形成了高品质全要素生态圈。不仅汇集了一批成果转化、法律顾问、财务咨询、创业孵化第三方专业化科技服务机构,还集聚了上海科促会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创新平台、上海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服务中心等科技创新成果协同服务平台。同时,为了更好服务科创人才,虹口区科委还与北外滩企业服务中心签约打造“北外滩国际人才领航站”。

 

 

寻找“发力点”:

虹口成为上海最“硅巷”地区还可以做什么?

 

想要成为上海最“硅巷”的地区并不容易。不仅仅要拥有与“硅巷”模式对应的科创生态,更要学到“硅巷”模式的“精髓”。不仅要学到“精髓”,还要结合自身实际,突破现有的“硅巷”模式。虹口需结合自身实际,更大程度挖掘区域潜力,走出有虹口特点的“硅巷”模式:

1、挖掘更多社会化应用场景

 

纽约“硅巷”的发展特点在于,它是以服务人的需求为核心构建场景,让科技方方面面赋能社会化场景。目前虹口对现有文化、社会资源的挖掘仍然有待提升,亟需加大挖掘力度,让虹口更好将科创融入社会生活。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掘虹口足球场的应用场景优势。虹口足球场对虹口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提到虹口,十个人里面有八个会想到虹口足球场。把这里打造上海乃至国内首屈一指的科技体育场馆,既可以支持区内5G技术、数字XR、元宇宙等技术应用,对于虹口自身IP的建设也相当有益,能够间接吸引年轻人才认识虹口、在虹口生活。另一方面,虹口可以打造更多数字文创IP。利用数字化技术赋能文旅及影视制作,进一步挖掘鲁迅公园、中共四大遗址、多伦路文化名人街、远东反战大会旧址、百老汇大戏院等文创IP价值,提升各类数字文创IP的沉浸式、互动式体验,为红色文化和海派风情的发扬传承提供科技动力。此外,官方统计,2023年虹口全区老龄化程度位居全市首位,虹口也可在社会康养方面做一些布局,推动科技赋能养老工作。

2、加快推动区域内部联动

 

一方面,要推动区域内部优势联动。纽约布鲁克林科技三角区的崛起离不开布鲁克林Dumbo区、布鲁克林造船厂和布鲁克林市中心区三大区域的有机联动。虹口目前初步提出了“双北”联动格局,联动的关键是要带动区域动起来。北外滩金融优势明显,希望集聚一批科创总部。北中环产业园区多,企业多为初创企业、中小型创新企业,有较大的融资需求大。虹口可为北外滩金融资本和北中环的创新企业牵线搭桥,解决北中环创新企业面临的资金问题,助力在北中环成长壮大的优质企业在北外滩定居,实现区内优质科创企业输送闭环。另一方面,要不断改善区内交通环境。根据纽约布鲁克林科技三角区和皇后区长岛市等新兴硅巷空间的建设发展经验,强大的交通网络是硅巷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虹口北外滩大部分道路仍以单车道或单向道保留使用,道路交通条件不足以承载未来更大的人口流量。虽然北横通道项目加速推进,但项目推进仍需要时间,区域内部总体仍存在“南北不通、东西不畅”的问题,尤其南北向道路仍需扩容。

3、推动与杨浦、黄浦等周边区域合作

 

一方面,要加快与杨浦资源联动。纽约“应用科学计划”通过与全球著名大学合作,打造高水平的研发中心,实现对科技创新人才和企业的吸引。虹口虽然有一批高校院所,但高校资源相比杨浦略显不足。建议虹口和杨浦加强合作,支持区内企业与杨浦高校院所合作共建科创孵化器、创新联合体、新型研发机构等,推动更多创新企业、创新人才集聚。同时,杨浦商圈基础也较为薄弱,虹口也可与杨浦在商圈应用场景加强合作。另一方面,要和黄浦合力打造更多应用场景。虹口与黄浦同属金融、航运等现代服务业发达的中心城区,北外滩与外滩均是知名的网红打卡点,深受青年人才的喜爱。虹口可以与黄浦加强合作,着力推动北外滩滨江与黄浦滨江合力打造精品数字化航运旅游专线。同时,也可在数字化商圈建设方面与黄浦加强合作。

 

4、形成更加清晰的科创产业

 

科创产业在精不在多,虹口要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及功能定位,集中精力发展优势产业。一是要聚焦生命健康产业。虹口在智慧健康产业方面积累了一些好的基础,张江虹口园智慧健康医疗产业基地“互联网+健康医疗”为特色,吸引了中科润达、全景影像、复星领智等一批高知名度医疗企业入驻。下一步可以继续聚焦生命健康产业,扩大智慧医疗、精准医疗、在线医疗、高值医疗器械等服务和产品多元优质供给,打造一批5G+医疗垂直行业应用场景。二是重视推动智能制造产业。虹口是“全球双千兆第一区”,拥有致景科技、西门子、华为-上海5G+XR创新中心、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协会等一批工业互联网资源。目前,虹口厂区逐渐向智能制造、高科技制造方向转型,下一步可以依托区内5G、工业互联网的优势作用,带动区内制造业打造个性化、定制化的智能制造新范式。三是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绿色低碳已成为热门新赛道,虹口拥有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集聚银行、公募基金、资管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潜力较大,下一步应当深化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在绿色金融、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等领域持续创新。

5发挥区内金融资管优势

 

虹口的金融资源优势明显,区内金融业务以资管为主。虹口要发展科创产业,需要有更多的产业用地。与中心城区特点相匹配的,区内对土地的规划主要建立在盘活存量用地上,低效闲置的老厂房和仓库资源改造需要大量融资。这种情况下,区内资管机构即使拿出5%的资管资金投入旧改,也足够降低区内的融资压力了。所以,建议虹口用好区内资管资源,联合上海资产管理协会,撬动区内资管机构参与到区内老厂房改造,让更多资管机构参与到对北外滩、北中环的更新共建中去。

6、持续打造北外滩的世界影响力

 

北外滩对于虹口的地位不言而喻,是未来虹口最有机会形成世界影响力的重要区域。但目前北外滩始终缺乏一些闪亮登场的机会,这也间接对其打造科创总部、吸引高端科技人才带来了影响。从北外滩的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看,未来这里仍然会有很多被世界看到的机遇,为此北外滩也要抓紧布局、抓住机遇,向国际递出“世界会客厅”名片。一方面,要支持一批首创、潮牌活动、重磅演出活动在北外滩发布,另一方面,也要发挥世界会客厅优势,做好场馆服务及配套保障工作,争取一批国际科技论坛、发布会等工作在此落地。

 
 

- E N D -
作者:王   珏
编辑:龙彦霖

 

 

 
精彩推荐
 
上海16区科创风云系列
未来产业潜力之城系列
上海16区未来产业点评系列

未来产业研究系列

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系列

 
 

 

 
关注我们
 
 
 
       
 
 
 
战略规划 | 区域合作 | 零碳经济 | 数字转型
新兴产业 | 科技创新 | 改革开放 | 城市发展
 
 
 

 
 

转载、投稿、合作扫码添加小编微信

欢迎致电、来信开展商务合作

电话 | 17157425293

邮箱 | zhongchuangyanjiu@163.com
 
 

本文内容系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小编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本公众号进行删除

 转发,点赞,在看,安排一下?

 

2023年12月5日 16:09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