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上市企业看长三角制造业的实力
原创:唐小于、王诗悦、吴函霏 文章来源: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
上市企业是一个地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本文根据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其中市值截止到2021年6月30日;营收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对长三角制造业上市企业情况进行了分析,全面梳理了长三角制造业上市企业的数量水平、营收水平、市值水平、城市分布以及行业分布,从上市企业角度分析展现长三角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力。
一、长三角上市企业占A股全部上市企业近四成,江浙城市分布优势明显
本文分析的A股上市企业(以下简称“上市公司”)包括上海主板、上海科创板、深圳主板(含中小板)、深圳创业板上市企业。截至2021年6月30日(2021年上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深两市共拥有4183家上市公司。其中,上海主板(证券代码600、601、603、605开头)1546家;上海科创板(证券代码688开头)300家;深圳主板(证券代码000、001、002、003开头)1384家;深圳创业板(证券代码300、301开头)953家。
其中,长三角共有1527家上市企业,约占上市企业总数的37%;市值总额约251860.9亿元,占上市公司总市值的27% ;2020年企业营收总额约120115.5亿元,占上市公司总营收的23%。
从省域分布来看,长三角三省一市上市企业的地域分布出现明显的不平衡性。浙江拥有上市企业数量多达540家;江苏以506家紧随其后;上海一市就拥有349家;安徽稍逊一筹,拥有132家。
1、长三角三省一市上市企业的地域分布具有鲜明特点
江苏13个地市均拥有上市企业,5个地市拥有上市企业数量在1-10家,7个地市拥有上市企业数量在10-100之间,1个地市拥有超100家上市企业,为苏州市,上市企业达到154家。江苏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南北差异较大,总体呈现出由最南部城市——苏州向北辐射状态。
浙江11个地市同样均拥有上市企业,其中,3个地市拥有上市企业数量在1-10之间,7个地市拥有上市企业数量在10-100之间,1个地市拥有超100家上市企业,为杭州,拥有173家上市企业。浙江上市企业数量与江苏相当,但城市分布明显更为平均。
安徽16个地市中除宿州外均拥有上市企业,其中,13个地市拥有上市企业数量在1-10之间,2个地市拥有上市企业数量在10-100之间,合肥为62家,一家独大。安徽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总体呈现出以省会合肥为中心向周边辐射状态。
2、从城市分布来看,江浙城市表现强势
在浙江,杭州拥有173家上市企业,是除上海外数量最多的长三角城市,加上宁波、绍兴、台州,浙江共有4个地市进入前十榜单。在江苏,苏州的上市企业数量也突破150家大关,仅次于杭州,与南京、无锡、常州共同入榜前十强。合肥是安徽唯一的入榜城市,拥有62家上市企业,在榜单中排名靠后。
二、长三角制造业企业数量占比超四成,市值、营收占比超过30%
制造业企业在上市企业中居主要地位,截至2021年上半年,沪深两市上市企业中共有2721家制造业企业,数量占比高达65%,相较于2020年同期略有提升;市值总额约51.92万亿元,占比56%;2020年营收总额达18.63万亿元,占比35%。
从省域分布来看,制造业上市企业在东部沿海集聚特征明显,广东凭借473家在全国31省市中一马当先,浙江、江苏紧随其后,分别拥有414家、386家,位列第二、第三名,上海拥有184家,位居第四;安徽拥有92家,长三角制造业上市企业数量为1076家,约占全国制造业上市企业的四成。
从城市分布看,制造业上市企业遍布全国359个城市。其中,拥有超过50家上市企业的城市包括深圳、上海、北京、杭州、苏州、广州等8个城市,长三角城市占据3席,上市企业数量累计已达883家,占比超30%,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主力军。
从市值、营收规模占比看,长三角制造业基础雄厚,上市企业的市值及营收规模都较大。截至上半年末,长三角制造业上市企业参考总市值为15.9万亿元,在全国制造业上市企业合计总市值(51.9万亿元)中的占比为30.6%。2020年长三角制造业上市企业营业收入总计6.1万亿元,在全国制造业上市企业合计营业收入(18.6万亿元)中的占比为32.5%。
在市值规模方面,浙江领跑、江苏紧随其后。截至上半年末,浙江、江苏的制造业上市企业合计市值规模分别为5.4、4.8万亿元,在全国制造业上市企业合计市值规模中的占比分别为10.3%、9.2%;上海制造业上市企业合计市值规模为4.4万亿元,在全国制造业上市企业合计市值规模中的占比为8.4%;安徽制造业上市企业合计市值规模为1.4万亿元,在全国制造业上市企业合计市值规模中的占比为2.7%。
在营收规模方面,上海优势明显,安徽与江苏的差距缩小。2020年,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制造业上市企业合计营收规模分别为2.4、1.7、1.3、0.8万亿元,在全国制造业上市企业合计营收规模中的占比分别为12.6%、9.1%、6.7%和4.0%。
注:“全国占比”指各指标在全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中的占比
三、长三角上市企业行业分布来看,化工及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上市企业数量较多,汽车等行业上市企业全国占比较高,江浙沪皖行业分布各有特色
从行业结构来看,长三角制造业上市企业主要分布在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橡胶和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等新材料产业领域(274家)以及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制造等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253家);时尚消费品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电气器械及器材制造领域长三角上市企业数量也较多,分别有134、123、121家企业;生物医药和汽车制造业长三角的上市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分别有81和83家企业。
从在全国各细分制造业上市企业数量中的占比来看,长三角生物医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约占全国上市企业数量的三成;而汽车制造业企业数量的相对占比则更为突出,约占全国上市企业数量的近六成;其余行业企业数量约为全国的四成。
进一步聚焦三省一市各自的上市企业行业结构后,我们发现,江苏上市企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材料领域的密度相对其他省市更高;浙江在生物医药和时尚消费品领域的上市企业数量大幅领先其他省市;安徽新材料企业绝对数量虽然不及其他省市,但在其本省的制造业上市企业中占据了34%的席位,占比在长三角三省一市中最高。上海生物医药业的上市企业在本市全部制造业企业中占据11%的席位,此占比在长三角三省一市中也为最高。
注:“占比”指细分行业上市企业数量在相应城市所有制造业上市企业数量中的占比
四、长三角制造业上市企业遍布40城,其中10个城市拥有超过40家上市企业
从制造业上市企业在长三角城市的分布来看,总体遍布长三角40个城市。其中,有10个城市拥有超过40家上市企业,分别是上海、苏州、杭州、宁波、无锡、台州、绍兴、南京、嘉兴和常州,上市企业数量总计高达797家,占长三角上市企业总数量近八成。
从总营业收入和总市值来看,上述10个城市分别占长三角制造业上市企业总营收和总市值的75%,占全国制造业上市企业的比例超20%,充分展现了长三角中心区城市的重要地位。
五、长三角有26家企业进入全国制造业营收百强,营收占比达到30%,分布于长三角13个城市
在全国制造业上市企业营收百强中,长三角上榜企业数量达26家,遥遥领先其他城市群。具体分布在13个长三角城市。其中,上海上榜企业10家,位居前列;杭州、南京、宁波和嘉兴上榜企业数量均为2家。
从营收规模分布来看,制造业营收百强长三角上市企业中,有2家企业营收规模超2000亿,分别是上海汽车集团和宝山钢铁;有5家企业营收规模在1000-2000亿元之间,有10家企业营收规模在500-1000亿元之间,有9家企业营收规模在100-500亿元之间。
从26家长三角上榜企业营收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营收百强长三角企业涉及14个行业,8个行业营收超过1000亿元。其中,汽车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农副食品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化学纤维制造五大行业营收靠前。
就上市企业数量的行业分布而言,汽车制造业有4家企业,依然独占鳌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均有3家企业,位居第二;再次,电气器械及器材制造业有2家企业,其他8个行业的上市企业数量均为1家。
六、长三角有27家企业进入全国制造业市值百强,市值占比为20%,分布于长三角13个城市
制造业市值百强企业中,长三角拥有27家,共分布在13个城市。其中,上海凭借8家上市企业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名列前茅。杭州和无锡紧随其后,分别拥有3家上市企业,杭州以8748.02亿元市值略胜一筹。大部分城市的上市企业数量与累计总市值保持一致,但也存在特例,连云港和宿迁各自仅凭一家上市企业(江苏恒瑞医药、江苏洋河酒厂),分别获得4348.36亿元、3122.47亿元较高市值。
从企业市值规模分布来看,有1家上市企业(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市值规模超4000亿,7家上市企业市值规模在2000亿元-4000亿元之间,12家上市企业市值规模在1000亿元-2000亿元之间,7家上市企业市值规模在500亿元-1000亿元之间。
从行业分布来看,市值百强长三角企业所属制造业领域的13个相关行业。企业累计市值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医药制造,农副食品加工,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从事信息技术行业(包括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等)的企业迅速壮大,不断跻身于巨头行列。
就上市企业数量而言,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有5家企业一马当先,领跑其他行业。电气器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均有4家企业,位列第二。再次,医药制造,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化学纤维制造各有2家企业,其他6个行业的上市企业数量均为1家。
作 者:唐小于 王诗悦 吴函霏
指 导:丁国杰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本公众号进行删除